今年以来,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和工业经济下行压力,伊春市工业经济效益维持稳定压力增加。1—8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14.8%,利润总额增长20.8%。
一、全市规上工业经济运行特点
(一)营业收入降幅扩大。1—8月份,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541823万元,同比下降14.8%。从门类看,采矿业实现营业收入247812万元,同比增长52.6%;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150585万元,同比下降24%;电力、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营业收入143426万元,同比增长8.2%。从行业看,16个行业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行业有10个,增长面62.5%。对规上工业营业收入拉动最大的是有色金属矿采选业,拉动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4.6个百分点,对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负向拉动最大的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,负向拉动规上工业营业收入19.7个百分点。
(二)利润增幅回落。1—8月份,规上工业实现利润132280万元,同比增加22811万元,增长20.8%。
从门类看,采矿业增加有力。1—8月份,采矿业利润总额为125660万元,同比增加94681万元;制造业利润总额18624万元,同比减少70615万元;电力行业亏损12005万元,同比增亏1255万元。
从行业看,超六成行业利润增加。1—8月份,全市16个大类行业中有10个行业利润总额较同期增加,其中5个行业与去年同期相比扭亏为赢。全市规上工业行业中利润总额增加最大的行业为有色金属矿采选业,实现利润总额126432万元,同比增加95070万元。
从重点企业看,鹿鸣矿业贡献突出。鹿鸣矿业支撑作用明显。1—8月份,鹿鸣矿业利润总额126290万元,同比增加94888万元。一方面是产品销售均价及销量均较同期增加;另一方面是由于鹿鸣矿业2021年有1.24亿元营业外支出用于支付2020年尾矿泄漏事故相关费用,使得同期利润总额较少。华能热电亏损减少。1—8月份,受到煤价格上涨因素影响,华能热电累计亏损13360万元,同比减亏7907万元。建龙西钢盈利减少。受原材料价格上涨,产品销量、价格较上年同期回落等因素的共同影响,建龙西钢利润空间被挤压,1—8月份,利润总额仅为12614万元,同比减盈72567万元。
(三)两项资金占比下降。1—8月份,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为201580万元,同比下降3.9%;产成品存货为182024万元,同比下降19.7%。两项资金合计383604万元,同比下降12.1%,两项资金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30.2%,较同期下降7.4个百分点。两项资金总体占比下降,企业流动资金使用效率较同期有一定提高,企业运营资金风险一定程度上有降低。
二、工业经济运行中需关注的问题
(一)市场环境不理想,企业经营受阻。今年以来,国内部分城市疫情形势多发散发,人流物流受阻,大宗原材料价格相继走高,购进、出厂价格“剪刀差”持续扩大,市场环境不理想,压缩盈利空间,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受到持续冲击,1—8月份,全市69户规上工业企业中有26户企业处于亏损状态,亏损面达37.7%,亏损总额达1.7亿元。其中,全市6户供热企业受到原煤价格上涨、煤消耗增多、营业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均有不同程度亏损,累计占亏损总额比重达76.2%。
(二)重点企业发展动力不足,效益增长压力较大。今年以来,规上工业营业收入持续走低,盈利得以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重点企业鹿鸣矿业的强势带动,1—8月份,鹿鸣矿业利润总额占规上工业利润总额比重高达95.5%,随着钼矿价格趋于稳定,同期低基数带来的积极因素逐渐减弱,后续可能存在增长乏力问题,无法带动规上工业利润总额持续增长。建龙西钢在本期利润空间被挤压、同期高基数的影响下,增长压力大。
(三)盈利能力上升趋势放缓,运营效率下降。盈利能力增幅回落。1—8月份,受原材料价格上涨,销售价格回落等因素影响,部分反映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虽较同期有所增长,但增幅较1—7月有不同程度回落。其中资产利润率为13.9%,同比增长1.7个百分点,增幅较1—7月份回落1.7个百分点;成本费用利润率为9.4%,较同期增长2.7个百分点,增幅较1—7月份回落0.8个百分点;营业收入利润率为8.6%,较同期增长2.5个百分点,增幅较1—7月份回落0.7个百分点。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2.9元,同比下降0.1元,降幅较1—7月份收窄0.3元。资金回笼周转效率下降。1—8月份,总资产周转天数为222.2天,较同期增加44天;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4.8天,较同期增加0.6天,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15.7天,较同期增加1.8天。
下阶段,一是要加强监测力度。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重点关注工业生产企业所需原材料价格,保供稳价,畅通供需渠道,推动产业链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稳定合作,缓解原材料上涨压力。监测企业运行,尤其关注重点行业、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运行走势,及时掌握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、新问题和新动向,做到科学监测和未雨绸缪,做好分析研判,有效调度。二是要强化政策扶持。根据国家现有金融财税支持政策,有针对性的提供细化帮扶措施,精准落地财政贴息、降费、缓缴税费等减税降费政策,建立健全战新企业、战新产业项目奖励激励机制,重点关注亏损企业,深入调研,准确分析原因,积极探索解决措施,加大金融扶持力度,多方位提振企业信心。三是要进一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。创新管理模式,严控成本开支,挖潜增效,提高资源利用率,最大限度扩大利润空间,提升企业获利能力。四是给予政策帮扶、资金支持、技术支撑,减轻企业负担,助力企业扭亏转盈。